2022
05-16
10:42
來源
南通網
分享
今年一季度,我國海洋經濟總量達2萬億元,同比增長4.1%,主要指標處于合理區間,海洋經濟開局總體平穩。(5月15日人民日報)
向海而興。海洋孕育了生命、聯通了世界、促進了發展。我國是一個海洋大國,海域面積十分遼闊,建設海洋強國也已經成為人心所向。從今年一季度相關數據來看,海洋資源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、海洋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增強、海洋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密切。新征程上,“要進一步關心海洋、認識海洋、經略海洋,推動我國海洋強國建設不斷取得新成就?!?/p>
海洋資源開發能力進一步提高。習近平總書記明確指出:“要提高海洋資源開發能力,著力推動海洋經濟向質量效益型轉變?!秉h的十八大以來,經過多年發展,我國海洋經濟實力得到了明顯提升,海洋資源開發能力持續增強。我國沿海省份根據自身優勢,走出各具特色的海洋強省之路。福建省大力發展深遠海綠色養殖模式,深耕海洋牧場打造“藍色糧倉”;江蘇如東建成了全國首個風電母港、亞洲最大海上風電群,打造綠色能源“海上三峽”;浙江省近日發布《關于推進海域使用權立體分層設權的通知》,提出推進海域空間分層確權使用……加強海洋資源開發利用的同時,更要注重保護,探索開發與保護并重模式,走好陸海統籌協調發展的新路徑,讓藍色海洋真正成為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。
海洋科技創新水平進一步增強。強勁的海洋科技創新是海洋強國的特征之一。近年來,我國海洋科技創新取得了一系列重要突破,奮斗者號、復興號、藍鯨1號……一個個科技成果讓國人自豪、讓世界贊嘆。目前我國已經形成了以海洋環境監測技術、海洋資源勘探開發技術、海洋通用工程技術為主,包含20多個技術領域的海洋高新技術體系。立足當前,著眼長遠。我們要加快打造深海研發基地,加快發展深??萍际聵I,推動我國海洋科技全面發展。筑牢海洋科學技術大廈,對海洋基礎研究實行長期穩定支持和超前部署,穩扎穩打穩步提高在深海關鍵領域的核心技術自給率。
海洋國際交流合作進一步密切。獨行快,眾行遠。只有合作共贏才能辦大事、辦好事、辦長久之事。歷史上,“舶交海中,不知其數”的盛景是海上絲綢之路沿途各國人民通過海洋交流融通、互利合作的生動寫照。當前,中國持續擴大對外開放,并提出共建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,著力構建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、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。作為負責任的海洋大國,中國自始至終也都在“海洋命運共同體”理念指導下發展開放型海洋經濟,在后疫情時代,這一系列舉措的世界意義和時代價值愈發凸顯。
“所當乘者勢也,不可失者時也?!泵C:Q笾?,蘊藏著人類遠未認知和開發的寶藏。建設海洋強國,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。黨的十八大以來,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建設海洋強國發表了一系列重要講話、作出一系列重大部署,正在推動著我國不斷從海洋大國向海洋強國邁進。必須進一步關心海洋、認識海洋、經略海洋,努力把制度優勢轉化為國家海洋治理效能,使海洋真正成為高質量的發展要地。(邵彤)
南通日報社 2009-2021 版權所有
蘇ICP備08106468-3號蘇新網備2010048 互聯網新聞信息服務許可證32120180013
南通報業傳媒集團擁有南通網采編人員所創作作品之版權,未經報業集團書面授權,任何人不得轉載、摘編或以其他方式使用和傳播。
違法和不良信息舉報電話:0513-68218870 郵箱:ntrb@163.com
發行熱線:85118867 廣告熱線:85118892 爆料熱線:85110110
聯系地址:中國江蘇省南通市世紀大道8號